全球洞察|西班牙专家:稳电网能力缺失导致大停电 避免重演需政治经济双投入
今年4月28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出现大范围供电中断现象,导致两国交通瘫痪、通信中断,民众生活陷入混乱,法国南部等地也受短暂波及。虽然电力供应在事发次日基本恢复,但此次停电依然成为欧洲近年来最严重的断电事件之一。
围绕上月底大停电的原因、后续改进的方式等问题。5月22日,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海洋科学研究所能源专家 乔迪·索莱·奥莱 接受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专访。

问题1:目前看,西班牙和葡萄牙4月底大规模停电的原因是什么?
最初发生的事情是供电网络不稳定,但核心问题并不是这个。因为在电网中,总是存在稳定性的问题,因此电力系统需要对其进行补偿。核心问题是系统如何进行应对。(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电网的)不稳定性被放大,最终导致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停电。它不仅导致了两个国家补偿系统的失败,同时还影响到其他地区。
所以,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稳定性问题,另一方面是安全机制未能防止停电情况的蔓延,从而导致更大规模的停电。
大范围停电事件发生后,有舆论将矛头指向西班牙能源供应过于依赖风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有报道称太阳能发电量突然下降是导致大停电的可能原因。不过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本月初在向众议院报告大停电事件的时候对此予以否认。
问题2:大规模停电和可再生能源有关联吗?
导致这种大范围和大规模停电的主要原因,是电网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机制不足。实际运行条件指的是当前(西班牙)电网的运行状况是大规模引入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同时传统能源的补偿机制较少,比如没有储电装置或联合循环燃气发电厂来补偿电网中的不稳定性。传统能源电厂被关闭了,没有作为备用能源待命。所以,我们没有能力进行补偿,然后大规模停电就发生了。
因此,我们必须同时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技术方面,要增加更多能够稳定电网运行的技术,比如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或者增加储电设施,或者让燃气电厂随时待命准备接入电网,在必要时实施电力补偿。之后,问题就转向经济方面,那就是需要投资,而投资需要资金。真正的问题是,谁会出钱来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是为了盈利而设计的,政府则预算有限。

外媒截图
5月21日,据多家外媒报道,西班牙和葡萄牙已要求欧盟介入,推动与法国建立更多的电力互联互通,以保障两国的电力供应。
问题3:相关诉求的用意和实现前景如何?欧盟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伊比利亚半岛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和欧洲大陆其他地区的电力互联比率只有5%,但研究和技术知识表明,这一比值的下限应该是10%(电力互联比率: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跨境电力传输能力与本国总发电装机容量之比)。
所以,我们需要与欧洲大陆其他地区有更多的电力互联。这就是为什么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向欧盟委员会寻求解决方案。但同样,这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兼有的问题。谁来主导这件事,谁支付这笔费用,是政府、公司还是欧盟委员会或欧盟基金。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向欧盟委员会寻求帮助,而欧盟委员会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决定是否由各方分担费用,以及如何分担。
问题4:在稳定电力供应与推动能源转型方面,中国与欧洲如何交流合作?
中国在这些方面很有发言权,因为中国经验丰富,它是最早大规模投资于可再生能源的国家之一,包括风能、太阳能、水电等。中国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很多经验,不仅仅是在电网方面,还包括如何处理可再生能源的灵活性不足问题,以及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协同退出”问题(“协同退出”指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有序淘汰传统化石能源以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
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因为中国在大规模实施可再生能源方面是先锋。所以,我认为中国和欧洲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分享这方面的知识。中国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而欧洲则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方面有更多的探索,比如小型能源生产者,也被称作“生产型消费者”。例如,普通家庭安装光伏板之后,不仅消费能源,同时也可以将剩余能源回馈到电网。而如何通过智能电网和其他机制整合这些能源,欧中双方可以互相学习,这种合作将对双方都有益。
能源转型是让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当前各国推进这项行动的意愿和能力都存在差异,特别是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问题上立场逆转。
问题5:在这一问题上,欧洲和中国应如何加强合作?
欧中必须加强合作。全球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强大、杰出的地区和国家,正在推动社会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让经济运行远离化石燃料,以落实《巴黎协定》。这些国家和地区必须合作,它们的合作将对全世界和全球经济有益。这样的合作也可能有效说服那些现在尚未形成统一认知的国家,比如像美国这样对去碳化政策有所犹豫的国家。欧洲和中国之间的双边合作,并采取更有力的推动措施,例如在联合国保持一致立场,那会是一个加分项,也是迫切需要的、支持《巴黎协定》的政策。
记者|汪一鸣 陈濛
签审|邹浩宇
监制|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