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两岸之间无国界!

8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汪毅夫的署名文章《两岸之间无国界》。全文如下——


我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事关货物违法进出国界的走私罪。朱其善、董玉洪编《台湾大事纵览(1979—1993)》(海风出版社1993年12月版)记载说:1981年3月4日,台北地方法院宣判几名涉嫌“与大陆走私”的渔民无罪,理由是大陆和台湾无国界,不能构成走私罪。当年作此宣判的台北地方法院的法官是有良好知识的,别的旁置不论,“大陆和台湾无国界”乃是一个不用说明的明白的事实、一个无须证明的确凿的理由。


第二个故事涉及人员违法进出国界的越境罪。2008年6月14日至15日,第二届金门学学术研讨会在台中市中兴大学举办。蔡英文以“前陆委会主委、现任民进党主席”的身份应邀参加开幕式并发言。蔡英文的发言记录稿收于金门县文化局2008年12月出版的《2008年金门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蔡英文发言的重点之一,是介绍她在陆委会主委任上推动“小三通”合法化的“工作业绩”。蔡英文说:“我记得刚开始在2000年执行这个政策的时候,我就到金门去看,回来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说金门大部分的人‘都可能会有刑事记录’,或者是说金门大部分的人他在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有犯罪的可能,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只要你违反规定进入到大陆区域的话,就是违法。可是这个法律事实上是违反当时的生态,因为那个时候虽然没有正式通航,可是这个小船是每天往来于金门与厦门之间,所以很多金门人其实他是经常性地到厦门去,所以从法律的角度去看,金门大多数的人都在违法,而且检察官若要起诉的话,大部分的人是要被起诉的”。蔡英文还说:“在这两岸之间,在这金门与厦门之间自己往来,那你在传统观念上的边界概念在哪里?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边界概念你怎么把它建立起来。当你开始往来的时候就有边界的概念,当你没有往来的时候,你没有那个边界的概念”,“也就是说,你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一个我们在正常想象里面的一个边界的机制,你必须要把它创造出来”。从这些话中,人们听得很清楚,蔡英文推动“小三通”合法化的理由是“在这两岸之间,在金门与厦门之间”没有国界。


当年蔡英文参与李登辉“两国论”的起草后,还是承认两岸之间没有国界的事实。然而,她希望在“想象里面”、在“概念”上“创造出一个边界”。


也许有人会问:今之“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会有在两岸之间坐实蔡英文“想象”里和“概念”上的“边界”的企图吗?他应该是“有贼心,有贼胆,没有贼身板”,完全没有条件,也承受不了胆敢做贼的惨痛代价。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