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3500个摊位,带动1.1万人就业!乌兰浩特的夜为何这么“燃”?

当白日的忙碌褪去,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夜晚被霓虹点亮,夜经济开始跃动。今年以来,乌兰浩特市将夜经济与全域旅游、民生保障、城市品质提升深度融合,在诗意与烟火气之间,激活消费新引擎,温暖百姓生活。


五一广场夜市招聘会


夜幕降临,五一夜市迅速“升温”。200多个摊位渐次亮起暖光,小吃飘香、手作精巧,市民游客穿梭其间,喧嚣中洋溢着浓浓的市井生气。“偶尔和同学来逛一逛,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市民张郡南笑着说道。

不同于夜市的喧闹,堤边则是一番静谧雅致的夜景。一家临归流河而建的海鲜烤肉餐厅,以木质露台延展至水面,勾勒出“枕水品鲜”的独特体验。晚风轻拂,星光灯光交错,烤肉啤酒伴着流水声与笑语,令人流连忘返。“吹着风看夜景,和朋友边吃烤肉边聊天,这样惬意的夜晚别处难找。”来自吉林省白城市的游客刘畅感慨道。


游客在临河餐厅品尝美食


而在神骏湾生态体验区,篝火成了夜色中的焦点。人们手拉手跳起舞蹈,火光跃动、音乐欢快,草原的夜变得格外温暖。“篝火晚会特别感染人,太开心了!”市民李亚娟话中满是喜悦。

乌兰浩特市的夜经济,不仅飘着香味、伴着歌声,更托举起实实在在的民生。不久前,一场招聘会开进了五一夜市——204家企业带来1000余个就业岗位,政策咨询、职业指导也搬到了摊前灶边。工作人员发放手册、讲解政策,让求职者在闲逛中也能“把工作机会带回家”。“正为找工作犯愁,没想到夜市里还有招聘会,太贴心了。”市民董海富的惊喜,正是这场“烟火气招聘会”生动的注脚。


五一夜市人头攒动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吸引3500余人参与,初步达成意向184人,发放材料1400余份,接受咨询超320人次,既缓解了企业用工难,也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实现了“双赢”。“我们希望通过错峰招聘、场景融合的方式,让就业服务更灵活、更高效,切实破解就业难题。”乌兰浩特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白丽萍说。


市民围着篝火起舞


夜经济点亮了乌兰浩特市的夜晚,也点亮了无数人的生活。截至8月底,全市地摊商圈已达13处,设立摊位3500余个,直接安置就业6500余人,间接带动超1.1万人就业。从味觉到体验、从消费到就业,乌兰浩特市的夜色正悄然汇聚起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活力,书写着夜经济赋能发展、温暖民生的新篇章。



图文:记者 王越 通讯员 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