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资巨头高管变更!
石晏

近期,包括高盛、汇丰、摩根大通以及摩根士丹利等在内的多家外资金融巨头,纷纷宣布有关高管变更的动态。
从人事变动调整来看,多家外资巨头正积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对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高度重视。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外资银行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此,通过调整高管团队,引入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人才,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业务增长。
业务重组与战略调整并行
近期,汇丰集团在亚洲地区正进行着深度的业务重组和战略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集团发展的需要。
根据有关内部备忘录内容,孙丹莹在 5 月 1 日卸任汇丰银行中国国际财富与卓越理财(IWPB)业务负责人一职。届时,汇丰现任亚洲 IWPB 主管张凯将从新加坡调任至上海,并兼任中国区 IWPB 代理负责人。此前,路透社报道,汇丰发言人证实了上述内容。
据了解,孙丹莹将转任 IWPB 战略项目董事总经理,这是一个新设职位。她将向全球财富管理主管 Barry O'Byrne 汇报工作,并将从上海迁往香港。她主导的全球战略项目涵盖多个重要领域,包括在重要的跨境业务走廊把握客户增长和资金流动的机遇,以及推动客户服务体验的一致性。这些项目对于加速实现集团国际财富管理及卓越理财业务的增长目标至关重要。
就在5 月 2 日,汇丰控股公告了集团主席继任程序的最新消息:于 2017 年 9 月 1 日加入董事会,并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出任集团主席的杜嘉祺已知会董事会,拟于 2025 年底前退任集团主席职位。
整体来看,汇丰的业务重组和战略调整,反映出其在应对市场变化和集团发展需求方面的积极举措。通过调整领导层架构和优化业务布局,汇丰希望提升其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投行、并购再添猛将
多家外资银行近期的高管变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摩根大通方面也在亚太布局重磅大咖。4月29日,摩根大通宣布任命杜峯为亚太区副主席,在此次任命前,他任鼎晖投资首席执行官。据了解,杜峯在银行以及另类资产管理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丰富经验,曾任美银美林亚太区投资银行联席主管、摩根士丹利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席。
近年来,摩根大通在亚太地区持续加码布局,从澳大利亚、大中华区到日本和东南亚,展开全方位的战略性人才招募与业务拓展,核心目标在于强化其投行业务的领先地位,并进一步抢占区域市场份额。通过系统性的人才引进和本地化战略,摩根大通正重点深耕中国、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关键市场,以巩固其在亚太投行领域的竞争优势。
4月25日消息,原美银证券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部主管胡霁光履新,已加入摩根士丹利亚太区投行团队,任中国区副主席。公开信息显示,胡霁光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历史、经济双学士学位以及法律博士(J.D.)学位。此前,他曾担任花旗中国投资银行部主管、美银证券中国投资银行部主管,在投资银行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人脉资源
此外,据路透社消息,近期,高盛在亚太(除日本外)市场也进行了重要的人事任命,旨在进一步强化其并购业务实力。Sushil Bathija 被任命为亚太(除日本外)并购主管,他目前还担任亚太(除日本外)消费零售组负责人以及亚太(除日本外)并购团队首席运营官,同时是亚太(除日本外)投资银行业务运营委员会和亚太区合规委员会的成员。
Vikram Chavali 则被任命为亚太(除日本外)私募股权投资者并购主管,他现任亚太(除日本外)科技、媒体与电信首席运营官以及亚太区承销承诺委员会成员。在汇报架构上,Bathija 和 Chavali 将向 Raghav Maliah、Yoshihiko Yano 和 Ed Wittig 三位亚太区并购联席主管汇报工作。
市场分析认为,此次任命显示出高盛在亚太并购市场进一步拓展业务的决心,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巩固和提升其市场地位。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外资银行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将更加值得关注。
责编:罗晓霞
排版:刘珺宇
校对: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