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务服务大会上分享经验,长沙经开区做对了什么?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常宇阳)7月24日至25日,第十九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会议主题为“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本次会议首次新设产业园区与产业服务链专题研讨会,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作为全国开发区代表,分享园区增值化政务服务改革经验。

“长沙经开区通过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动能。”会上,长沙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邱友梅围绕“以增值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动产业园区‘高效办成一件事’”,从内容、效率等关键增值点介绍了园区的探索实践。

内容增值:能办的事更多了

“过去跑审批像闯关,现在全程有人陪跑。”今年6月,园区企业华夏特变报建负责人在拿到施工许可后感慨。项目报建全程代办,配备项目管家提供“陪伴式”服务,这正是长沙经开区通过增值化改革打造的全流程代办模式。

据介绍,围绕“内容增值”方面,长沙经开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需求,打出服务“组合拳”:项目服务上,开展“我为企业跑手续”活动,为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管家”提供“陪伴式”代办服务。长沙经开区还通过设立政策兑现增值服务窗口,将本级政策条款按照政务服务事项模式梳理办事指南,推动近60%的园区政策实现“免申即享”或“全程网办”。

效率增值:难办的事更快了

围绕项目审批难点堵点,长沙经开区持续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办理。

今年4月,广州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收到来自长沙经开区豁免其环评手续的消息,这距离企业提出申请环评手续仅1天。“过去做环评,得请第三方机构写几百页报告,流程至少两个月,花费10万元费用,还不保证一次通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3月中旬,长沙经开区发布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破解环评手续烦琐等问题,开展试点以来,园区共20家企业涉及环评手续办理,其中7家企业已开展试点,豁免项目占环评总项目35%。

在项目审批上,长沙经开区还探索“项目开工建设一件事”,从招商洽谈到投产运营全链跟进服务,针对土地要素落实周期较长的情况,实行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分离的灵活服务模式,土地供应和项目审批“并肩跑”,为企业节省时间60天以上,实现国土、规划、住建“多证齐发”和“拿地即开工”,真正让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温度增值:办事的人更暖了

如今,企业相关负责人走进长沙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就有“大厅经理”帮忙取号、代办人员协助查看资料,服务细节尽显温度。左侧的政企会客室,实现了“见一个人、交一份表、喝一杯茶、办一类事”的无柜台沉浸式服务。右侧的产品展示区,将“C位”让给企业,按产业主题定期展示,为企业产品供需搭建起载体平台。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解决企业‘办事难’,更要通过系统性创新,让政务服务真正为产业发展‘赋能’。”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增值化改革实践,从政务服务供给侧出发,探索从解决企业“一件事”到构建服务“新生态”,打造营商环境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