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文物说青海|明成化款大国师鎏金铜印——《百件文物说青海》之七十一

年代:明代。

来源:乐都瞿昙寺移交。

质地:铜。

尺寸:高10厘米,长10厘米,宽10厘米。

收藏单位:青海省博物馆。

此件明成化款大国师鎏金铜印,铜质,鎏金。印面为正方形,两层台面,如意钮,钮上刻有四层云纹,钮中部有一孔用于穿绳。印面阳文篆书“广慧悟法净觉妙善翊国衍教灌顶戒定西天佛子大国师印”。印背右部复以楷书阴刻印面全文,印背左部阴刻“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 日礼部造”,印左侧刻“午字八百二十二号”。 这枚印章材质精良,器形规整,铸造工艺精细,堪称印中精品。

明代建立初期,为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对其采取安抚联合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一套与内地有所区别的僧官体系,制定了僧官等级,分别为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等。这枚“明成化款大国师鎏金铜印”,正是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明宪宗颁给瞿昙寺。它是明王朝颁给瞿昙寺寺主的官印,是授予其管理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权力的象征,同时给我们留下了研究河湟地区历史的实物例证,弥足珍贵。瞿昙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最初由三罗喇嘛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创建,明太祖朱元璋于次年以佛祖释迦牟尼的姓氏赐名为“瞿昙寺”。

策划:马钧 王丽一;

拍摄/制作/文字:罗珺;

编辑:李雪薇;

主编:辛元戎;

总监:王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