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圈住幸福圈住民心
知名连锁便利店品牌全家FamilyMart近日在安徽合肥的首批10家门店同步开业,覆盖合肥南站、滨湖云谷创新园等城市核心区域。此次进驻不仅是该便利店布局长三角的重要一步,更与合肥市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城市愿景形成呼应。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构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专家对此表示,城市更新要宜居、宜业、宜生活,要把“小而美”理念贯穿于城市更新的全过程,要把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安排在每一个环节中。
7元一份的老年餐既实惠又卫生
以往,城市规划往往将功能区隔——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泾渭分明。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鼓励混合用地,提高城市空间使用效率与居民生活的便利度。“这不仅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发展,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一次进步。”业内人士表示,将老旧小区周边的零散空间整合,打造集菜市场、社区服务中心、健身场地为一体的综合生活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满足生活所需,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一刻钟,丈量的不仅是空间距离,更是城市对市民需求的回应。晨曦初露,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江北街道状元桥市场内人头攒动。住在胡家巷的王女士步行4分钟来到市场,购买新鲜的肉菜蔬果。“无论是买菜、送娃上学,还是健身、就医,如今都能在10多分钟内到达,生活真的很方便。”王女士说。今年,巴中创新推出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全面构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针对诉求不同的生活圈群体,巴中采取“一圈一策”的策略,制定差异化的建设方案。例如,在部分商圈密集区域,针对企业员工及周边居民年纪轻、消费力强、品质化生活需求旺的特点,相关部门及社区便积极引入大型超市、快餐简餐、咖啡烘焙、生鲜售卖等业态,有效保障入驻企业员工以及周边居民生活和消费需求;以养老服务为突破口,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例如在龙舌坝广场,老年人可以在智慧养老驿站享受老年助餐等“一站式”服务,7元一份的老年餐既实惠又卫生。
一刻钟,不仅是时间与空间的优化,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跃升。从社区食堂到智慧菜市,从城市阅读空间到居民活动中心,近年来,安徽合肥持续优化社区消费场景,便民服务体系已形成独特样本。据合肥市商务局数据,当地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完善便民业态、搭建智慧平台”等6项创新机制,累计建成社区助餐食堂超800个,改造升级158家农贸市场,并打造110个城市阅读空间。政策层面,合肥连续3年投入超3000万元支持社区商业发展,通过租金减免、审批简化等措施,为小微业态留出生长空间。
“既要留住烟火气,也要提升服务效率。”合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建立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例如,针对老旧社区“买菜难”,全市99家农贸市场完成星级改造,增设无障碍设施、食品安全检测室等;针对社区服务碎片化问题,整合48个部门312项政务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并搭建智慧平台联动家政、养老、购物等信息,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触达服务。
推进“一街一策”“一圈一策”
随着时代发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内涵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近日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城市,将实施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指导各地 “一街一策”“一圈一策” 推进现有步行街、商圈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开展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复核和新一批认定,打造一批特色强、人气旺、新业态新模式集聚的消费升级载体。聚焦布局更优化、业态更丰富、服务更优质、管理更智慧,补短板提品质,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升级版。
“我们最初引入的一些业态,因为无法满足居民需要而重新布局。”天津市金鸡鸣园生活广场运营方、天津物美泓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隆指着广场内一家连锁品牌咖啡店说,“这里之前是彩票店,但因经营不善而关闭,我们走访发现,生活圈内有高等学校、医院等的居民与职工,对咖啡等门类的饮品需求较高。在咖啡店入驻后,销量一路攀升。”
针对诉求不同的生活圈群体,天津采取“一圈一策”的策略,制定差异化的建设方案。以天开园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例,生活圈可辐射2.95万居民,不同于老旧社区,这里的企业员工及周边居民学历高、年纪轻、消费力强、品质化生活需求旺,特点明显。南开区商务局与生活圈所在的天拖东社区了解到居民文化消费场景不够丰富的情况后,便积极引入中影UE国际影城,深受年轻人欢迎。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建国门东南城墙脚下的老菜场文化创意街区,前身是西安市平绒厂,2000年厂房被改建成集肉类、水产、蔬菜、水果、餐饮、百货为一体的建国门综合市场,老西安人习惯叫它“建国门菜市场”。如今,这里悄然变身,成了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老菜场文化创意街区发起人全建彪介绍说,2019年,碑林区特色街区样板项目被提上日程,“老菜场”在保留原住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和保持菜市场市井风貌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厂房、办公楼、街巷持续进行“微改造”。一方面,在保留原有建筑群基础上清除违章搭建;另一方面,通过增设天桥、连廊、户外楼梯、空中广场等方式,将难以利用的空间转换成饶有趣味的特色空间。2021年,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启动,西安入选为试点城市。改造后的“老菜场”,最大的特点就是楼下是市井烟火气,是本地居民生活区;楼上是艺术时尚范,是西安青年的潮流聚集地。焕发新活力的“老菜场”,吸引了创意工坊、花艺、摄影、文创等小店入驻,茶咖、酒吧、民宿等新业态逐渐萌生。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终极目标,不仅是缩短物理距离,更是消弭心理距离。”业内人士表示,当社区食堂的饭菜香与智能寄存仓的便捷性交织,城市便不再是冰冷建筑的集合,而是承载烟火气与现代性的生命体。唯有如此,“一刻钟”才能从时间刻度升华为衡量美好生活的空间维度,让“幸福圈”真正圈住民心。